股票配资可以做吗 顶立科技IPO:境外订单暴涨主要来自单一客户,与控股股东共用供应商被交易所质疑代垫成本
热工装备是使材料达到所需性能的一种专业设备,广泛应用于碳化、石墨化、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工艺过程。近年来国产热工装备发展迅猛股票配资可以做吗,国内市场占有率明显上升。
作为特种热工装备制造商,湖南顶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顶立科技”)主要从事碳陶热工设备、热处理热工装备、粉末冶金和环保热工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上市申请自2024年12月23日被北交所受理,已完成两轮审核问询,距离其来到IPO审核流程下一阶段——上市委审议会议显然愈来愈近。
顶立科技前几年业绩增速较高,然而进入2024年,受下游光伏市场的“内卷”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发生断崖式下滑,叠加年末新签合同金额大幅走低,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遭到一而再追问。
顶立科技的一众供应商中,存在多家成立当年即与之建立合作且实缴资本较低、参保人数较少的供应商,另外,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共用供应商的情况,更是被北交所质疑是否存在关联方通过重叠供应商为其代垫成本费用。
撰稿/徐子升
编辑/陈屿义
光伏领域收入锐减,暴涨的境外订单竟主要来自单一客户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顶立科技营业收入进账4.57亿元、6.43亿元、6.53亿元,对比2022年、2023年分别为41.81%、40.83%的涨幅,2024年增长几乎停滞,不禁让人好奇“发生什么了?”
同期,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录得5642.56万元、10204.04万元、9492.42万元,2023年、2024年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80.84%、-6.97%,2024年跌回亿元以内。
根据问询回复披露,造成公司2024年业绩涨势戛然而止的主要原因是下游新能源行业遇冷。2024年光伏产业的供需极度失衡已是有目共睹,今年各方更是持续敦促光伏产业链企业进行减产。反映在顶立科技账面上的是,碳陶热工设备在新能源领域的收入持续减少,报告期内分别为16636.03万元、11120.96万元、2801.85万元(下图),2024年比上年减少了74.81%。
图片来源:公司对审核问询的回复
2025年6月19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召开了关于“限产保价”会议,强调三季度将实施更大力度的减产措施,预计开工比例将环比减少10%-15%左右,并严格打击低于成本销售的行为。
不同于原材料,只要开工就需要予以采购,作为“卖铲子”的设备生产商,只有下游扩产的情况下才会购进,光伏行业未来一段时间都将处于减产阶段,这对于作为设备制造商的顶立科技是极为不利的,该领域销售收入短期内恐怕难以回到亿元规模。
报告期内,碳陶热工装备占据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七成左右,2024年该设备新签合同数量为392个,虽然仅比2023年减少7个,但合同金额却减少了1.85亿元(下图)。
图片来源:公司对审核问询的回复
《华财》由此还发现了顶立科技信息披露存在前后不一致的问题,以上签署于2025年4月11日的首轮问询回复显示,公司2024年新签合同总金额为57154.77万元(上图),但是签署于2025年5月27日的二轮问询回复显示,该金额为60433.87万元(下图),相差3279.1万元。
图片来源:公司对二轮审核问询的回复
四月和五月仅相差一个月,而且都是对2024年已实际签订合同总额的统计,为什么会出现三千多万的差额?
无论2024年新签合同总金额哪个才是真实数据,顶立科技销售区域确实发生了显著变化。2023年,公司来自境内和境外的新签合同金额分别为7.44亿元、3539.83万元,而2024年境内新签合同金额几乎“腰斩”(上图),仅为3亿多元,境外新签合同金额则暴增近7倍达到2亿多元。
关键在于,这境外2亿多元的新签订单中1.84亿元来自于单一客户。详情显示,顶立科技与代号为30的客户(以下简称“客户30”)签订了烧结炉订单15400.00万元、真空热处理生产线订单3008.00万元。
图片来源:公司对审核问询的回复
图片来源:审核问询函
结合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对比2024年同期下降16.17%的情况来看(上图),顶立科技的业绩稳定性需要斟酌再三。
净利润增幅高于营收,多家供应商实缴0、参保人数少
2021年至2024年,顶立科技毛利率分别为35.88%、35.55%、37.21%、34.16%,始终保持在35%上下,波动较小。
然而2022年和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1.81%、40.83%,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1.97%、80.84%。对于连续两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增幅连续高于收入增幅,交易所在审核问询函中要求公司说明净利润增幅较高的原因,是否存在调节成本费用以满足上市条件的情况。
回复中,顶立科技将主要原因归结为规模效应和精细化管理。不过,公司确实存在控制费用的嫌疑。
2021年至2024年,顶立科技的期间费用分别为7432.73万元、9141.87万元、11297.02万元、12026.2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3.08%、20.02%、17.57%、18.41%。公司期间费用比率最低的2023年,也是其净利润的峰值。
而与成本最直接相关的莫过于原材料,较为引人关注的是,顶立科技存在多家成立当年即与之建立合作且实缴资本较低、参保人数较少的供应商:
(1)湖南凯文金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20年成立,当年就成为顶立科技供应商且产生交易,参保人数为0,顶立科技报告期内累计向其支付了1792.68万元采购款;
(2)江西良益煦诚液压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成立,当年就成为顶立科技供应商且产生交易,参保人数为10人,顶立科技报告期内累计向其支付了986.43万元采购款;
(3)湖南新展不锈钢有限公司,2021年成立,当年就成为顶立科技供应商且产生交易,参保人数为3人,顶立科技报告期内累计向其支付了2314.80万元采购款;
(4)湖南文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2022年成立,当年就成为顶立科技供应商且产生交易,参保人数为0,顶立科技报告期内累计向其支付了1439.58万元采购款;
图片来源:公司对审核问询的回复
以上四家供应商成立当年即与顶立科技合作且报告期内向顶立科技供货规模不低,但是均实缴资本为0、参保人数较少。很明显,顶立科技向这四家供应商的采购规模与其业务规模、经营能力不相匹配。
但是顶立科技却称,其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准入制度,上述供应商已通过公司供应商准入评价流程,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按月结算,向上述供应商采购规模与其业务规模、经营能力匹配。
刚成立的企业就能通过“严格的供应商准入制度”?该怎么理解?
格外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的三家湖南供应商(湖南凯文金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湖南新展不锈钢有限公司、湖南文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并非原材料生产厂商,而是贸易商(类似中间商),顶立科技也是湖南企业,为什么刚成立就能成为其供应商,很难不让人进一步联想。
不仅是顶立科技供应商准入制度和评价流程惹人怀疑,交易所也进一步质疑“发行人及其关联方与主要供应商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异常资金往来”(下图)。
此外,顶立科技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之间还存在供应商重叠的情况(下图),被交易所质疑“是否存在关联方通过重叠供应商为发行人代垫成本费用的情形”(下图)。
图片来源:审核问询函
以江苏旺达特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旺达”)为例,2023 年,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向江苏旺达采购金额为449.56万元,顶立科技向江苏旺达采购金额为806.40万元。顶立科技向其采购的压力炉壳,三个型号的采购价格中只有一个处于第三方报价区间,另两个型号的每台采购单价分别低于第三方报价13.87万元和3.03万元(下图)。
图片来源:公司对审核问询的回复
虽然顶立科技在问询函回复文件中表示“向主要重叠供应商进行采购已按照发行人采购控制程序进行,交易价格通过询比价或竞争性谈判等方式确定,定价具有公允性,不存在关联方通过主要重叠供应商为其代垫成本费用的情形。”
但是这番说辞能否得到监管层认可,公司是否存在调节、代垫成本费用的情况股票配资可以做吗,还有待进一步确认。